top of page
  • 作家相片emilie670

2002 笛子世界一把抓 樂器介紹——千奇百怪的笛子親戚

千 奇 百 怪 的 笛 子 親 戚

笛類樂器家族表:

◎兄弟

1. 梆笛

住在中國北方,原來生在北方戲曲 '' 梆子戲 '' 中擔任伴奏,現代國樂興起後,逐漸躍居舞台,以它嘹亮的音色和華麗花俏的技巧,受到廣大樂友的喜愛,成為一件出色的獨奏樂器。後來生了瘦得像根筷子的小笛,音區更高。

2. 曲笛

住在中國南方,因為在著名的戲曲 '' 崑曲 '' 中擔任最重要的伴奏樂器(文場的領導),因此把南方這種較長的笛子稱作 '' 崑笛 '' 或 '' 曲笛 '' ,音色較梆笛柔美些。為了適應現代國樂在音域及音色上的要求,因此生了較低沉的大笛,大笛又生了低音大笛,越生越長越胖。

3. 新笛

又稱十一孔笛(有十一個按孔)或律笛(可吹出任何 律),是試管嬰兒笛,也是基因改造笛。約 60歲年紀,音域是梆笛的低八度,沒貼笛膜,音色像簫一樣柔美。

它是民國 25 年,由中央研究院物理學家丁燮林研製,已故的中廣國樂團指揮高子銘試吹成功。當時的中國樂器大多不能奏出半音階,新笛的出現,被譽為中國樂器的一大進步。可惜,它有十一個按孔(加上全部按起來的音,才能奏出完整的音階中的 12 個半音),而人只有十個手指頭,因此左手食指除了第一節按一個孔外,第三節還要再按一個孔,在運指上不能很靈活,甚至會酸痛,因此推廣不易,現在逐漸被大笛所取代。


◎姊妹

1. 口笛

是個子最小的笛妹妹,身高3-5公分,體重就別說了(這是女孩子的最高機密)。

它是由上海笛家俞遜發於 1971 年研製成功,構造簡單。因笛身短,無法以超吹法奏出高八度音,音域有一個八度半。音區非常高,音色尖銳明亮,是樂器中最高音的樂器,奏起鳥鳴聲,唯妙唯肖。

2. 吐良

住在中國的西南邊疆一帶,是少數民族景頗族使用的 吹管樂器。外型及演奏和口笛類似,但長度卻是口笛的 10倍。別名叫做”吐任”,流行於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 族自治州。景頗族人民認為其聲悲傷,不許人們在寨子 裡吹奏。秋榖黃熟時,兒童們喜歡在山間田邊吹奏吐 良,以驚走山禽野獸,保護莊稼。

吐良的管體是用一節竹管或用兩三節竹管套接而成。演奏時,左手握管端,拇指置於管口,右手掌心在右端管口或開或按,吹孔置於下唇,吹氣方法及發音原理與笛相同,可利用超吹奏出泛音,因此雖然構造簡單,音域也可奏到近兩個八度。用於獨奏或民間集體舞伴奏(只奏引子),其曲民間統稱吐良調。傳統樂曲有《放牛調》、《山歌調》、《山鳥鳴》等。創作樂曲有《景頗山的早晨》。(以上資料引自中國少數民族樂器誌)


◎堂兄弟

1.洞簫

又稱南簫,直吹。住在閩南及台灣一帶,於南管(福 建稱南音)中使用,以接近竹子根部的部分加上一些根部作成,較北簫粗,音色較醇厚。與笛子相比,簫是屬 於內向型的個性,音色沒有笛子的嘹亮,技巧也不花俏,但演起深沉的內心戲,可要比笛子更能感人肺腑,因此一般簫的曲目都偏向帶點憂愁的慢板。

秦朝末年的楚漢相爭,楚軍被困垓下,漢軍久攻無效,雙方兵馬俱疲。劉邦改以「月夜弄簫,吹奏楚歌」之計,使得楚軍置身「四面楚歌」之中,讓簫聲引得思鄉情切乃至軍心渙散,遂被漢軍一舉擊潰。可見簫深植民心之一般。

2.北簫

也是直吹,流行於中國各地(閩南除外),以紫竹 作成,音色細緻優雅。和古琴合奏的簫稍微再細一 些,稱作「琴簫」,補古琴的餘韻。「一根紫竹直苗 苗,送給寶寶作管簫,簫兒對正口,口兒對正簫, 簫中吹出時新調------」,這首大家都朗朗上口的 民謠,道出了北簫(紫竹簫)的流行。

3. 玉屏簫

住在貴州省玉屏縣,以當地黃竹作成,竹質精細,顏色金黃帶紅,加上各種精美的山水花鳥及詩詞雕刻,賞心悅目,成為值得收藏的漂亮藝術品。

4. 排簫

散居在世界各地,包括亞洲、歐洲、美洲、澳洲和非洲都有它的蹤跡,中國的敦煌壁畫有很多吹排簫的飛天仙女,河南安陽曾出土春秋時代的排簫。近年來從歐美傳入的「排笛」(或稱潘神笛),事實上與中國的排簫是一樣的。一管一音,也是直吹,故也稱為 '' 簫 '' ,它是多枝竹管編排在一起,故稱為 '' 排簫 '' 。

排簫的吹口有「山口式」、「哨口式」、「平口式」,以平口式較流行,在音色及演奏上都較佳。形狀有單翼式、雙翼式(中國祭孔典禮時所用的排簫,左右對稱,並用木框將竹管鑲起來,形狀優雅大方,還被採用為中國音樂的樂徽)、等管式(管長都一樣,音準則以管內塞子位置的不同來區分)、雙排式、雙層雙排式、不規則式(依樂曲需要,長短自由排列)、捆狀式(管子綁成一捆,嘴唇無法碰到管子,凌空吹奏,音色都帶一點氣聲,風格特殊,所羅門群島上有)及陶土作成的排簫(中南美洲有)等多種。


◎堂姊妹

1.壎

和笛簫修長的身材相比,它算是肥胖的堂妹。其身體以陶土燒製而成,又叫 '' 陶壎 '' 。形狀有梨形、圓形、蛋型,白色的壎像鵝蛋,畫上山水花鳥又像個小花瓶。個子小小,發音卻老氣橫秋(低沉古樸),有如歷盡滄桑,聞之令人悵然。

壎至少有七千年的歷史了,是從打獵時模仿動物叫聲的哨笛發展而來,和中南美洲的陶笛是世界上唯一用陶土製作的傳統樂器。不過,壎的吹奏法和簫一樣,而陶笛則和西洋直笛一樣,是含住吹嘴吹的。古書詩經上有一句 '' 伯氏吹壎,仲氏吹傂(也是笛子的親戚器) '' ,以兄弟一齊演奏樂器,象徵兄弟間和睦相處的情景。


◎表兄弟

1.巴烏

住在中國西南邊疆一帶(雲南、貴州),是少數民族(哈尼、彝、哈尼、傣、佤、布朗、苗等族)談情說愛時演奏的。它外形像笛子,竹管上開有音孔,指法也和笛子類似,但吹口處鑲有一片銳角三角形的銅簧片,嘴巴含住吹孔吹氣,震動簧片發音。音色溫柔、幽遠、有點蒼涼,有如黃昏夕陽西下,晚霞滿天的景色。

巴烏在彝語稱作 ” 吉非裏 ” ;哈尼語稱作 ” 梅巴 ” 、 ” 妞巴 ” ;苗族叫作苗笛;傣族稱作 ” 篳 ” ;佤族稱作 ” 拜 ” ;漢族稱作 '' 巴烏 '' 。廣義的巴烏,包括彝、傣等族中流行的單簧(竹簧和銅簧)耦合發音的吹管樂器。雲南省紅河地區稱竹簧者為草巴烏,竹簧雙管並列者為雙眼巴烏或雙管巴烏。狹義的巴烏,一般指竹管銅簧(自由簧)的吹管樂器。流行於雲南省紅河、文山、思茅、西雙版納、臨滄、德宏,廣西壯族自治區的融水及貴州省的黔東南和黔南等地。(以上資料參考中國少數民族樂器誌)

2.葫蘆絲

也是住在中國西南邊疆一帶,是傣、佤、阿昌、德昂等族的吹管樂器,竹管末端和巴烏一樣鑲有銳角三角形的銅簧片或銀簧片,比巴烏小一些,音也較高,有簧片的一端平插在葫蘆底部,有的是兩管,有的是三管(其中一管並不發音,只是作外型對稱美觀之用)。主要的管子上開有七個音孔,吹出主旋律;副管較短,上面只開三個音孔或不開孔,傳統的演奏法都只發出一個音作為和聲音,有如一個頑固的老頭一樣,不停的響著唯一的音當伴奏,聽起來很有共鳴和熱鬧。特殊的曲子,可以讓左右手分別按主管和副管,吹出較多的和聲變化。當然也可利用控制副管的音孔,讓它有時發音,有時不發音,變化旋律的色彩。

葫蘆絲的名稱各族不一,傣族叫 ” 篳朗叨 ” , ” 篳 ” 是傣族吹管樂器的總稱, ” 朗 ” 是直吹, ” 叨 ” 是葫蘆, ” 篳朗叨 ” 直譯為帶葫蘆直吹的管樂器。阿昌族叫 ” 潑勒翁 ” , ” 潑勒 ” 是簫, ” 翁 ” 是葫蘆, ” 潑勒翁 ” 直譯是 '' 葫蘆簫 '' 。佤族叫 ” 拜宏廖 ” , ” 拜 ” 是佤族簧管樂器的泛稱, ” 宏廖 ” 是葫蘆, ” 拜宏廖 ” 意為帶葫蘆的簧管樂器。德昂族叫 ” 布賴 ” , ” 布 ” 是吹, ” 賴 ” 是葫蘆, ” 布賴 ” 意為可以吹的葫蘆。漢族稱它 '' 葫蘆絲 '' 。流行於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及思茅地區西盟佤族自治區。有單管、雙管、三管、四管幾種,以雙管發音者較普遍。(以上資料參考中國少數民族樂器誌)


◎表姊妹

羌笛

住在四川省阿霸藏族自治州茂汶羌族自治縣、黑水、理縣等地,是羌族、藏族的吹管樂器。是直吹的雙管樂器,管子以竹子或骨頭作成,管上有 5到6個按孔,每管上端都插上一根有簧片的小竹管當作吹嘴,其簧片是直接將竹皮挑起,一端仍粘在有竹接的一端。演奏時,嘴巴含住兩根吹嘴,用循環換氣法吹氣,震動竹簧片,兩片竹簧片同時發音,音色帶有鼻音及富有磁性。雙手持笛,每個手指要同時按住兩根管子同位置的音孔,指法和笛相同,。一孔發一音,音域為八度。雖然理論上說兩根管子的音孔位置是一樣的,音高當然也要一樣,但手上現有的兩把羌笛確確顯現出兩根管子的音高差了一點點,音越高差越多,似乎是故意以兩個些微差距的音同時作響,藉著不協和產生激烈不穩定的共鳴聲,形成羌笛帶有磁性的聲音特色。

「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這是唐朝詩人王之渙的詩「出塞」,羌笛吹奏的是古代著名的離別曲 '' 折楊柳調 '' 。另一首高適的「塞上聽吹笛」:「雪淨胡天牧馬還,月明羌笛戌樓間,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滿關山」,羌笛吹的是當時大家都很熟悉的樂曲 '' 落梅花 '' 。可見羌笛是當時塞外很流行的 樂器。羌族稱 ” 其篥 ” 、 ” 士布里 ” 、 ” 幫 ” 。黑水藏語稱 ” 呂渣 ” 。嘉絨藏語稱 ” 肖列 ” 。 羌笛歷史悠久。東漢許慎《說文解字》記有: ” 羌笛三孔 ” 。 ” 漢代馬融《長笛賦》載: ” 近世雙笛從羌起,易京君明識音律,故本四孔加以一。君明所加孔後出,是謂商聲五音畢。 ” 唐代《樂府雜錄》載: ” 笛,羌樂也。 ” 宋代陳暘《樂書》記有: ” 羌笛五孔。 ” (以上資料參考中國少數民族樂器誌)


◎義兄弟

鼻笛

是笛子親戚中唯一用鼻子吹奏的樂器,外型與音孔指法都和笛子相似,吹孔是用一小管子突出來,以方便塞入鼻孔內吹氣發音,其吹嘴的發音方式是和西洋直笛一樣,是哨口式的,只要吹氣即可發音,比起笛簫簡單多了。 鼻笛是太平洋島區的原住民吹奏的樂器,有直吹型也有橫吹型,吹嘴有單管和雙管兩種,音量不大,音色柔和纖細、清雅傳情。

台灣的原住民也有直吹的鼻笛,叫做 '' 帕奴歐歐 '' 、 '' 勃里 '' 、 '' 拉里各丹 '' 或叫做 '' 鼻簫 '' 。清代有歌頌鼻簫的詩「 鼻簫清響遏行雲,有女東牆側耳聞,何必焦桐傳密易,數聲吹出卓文君 」。一般用於婚喪、獵歸、戀愛、娛樂、迎客、祭祀、豐收、節日 中,不同族使用場合略有不同。(以上資料參考中國少數民族樂器誌)

139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