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 曲 解 說
1.山林之夏(G笛、簫) 劉學軒作曲
本曲為作者幻想在夏天,遊覽台灣東北山林的抒情之作。樂曲開頭反覆進行的七拍子,仿如置身林中,被山林重重包圍,一個不注意就迷失了方向;中段行板如歌唱般充滿自由的愉悅,享受著與大自然交融的時光;最後再回到前面的動機,滿足的離開山林結束全曲。
演奏心得
演奏New Age音樂一直是我嚮往的,我追求一種令人聽了沒負擔,能悠閒的欣賞,卻又似有所得的音樂,笛子配上New Age,是第一次結合,請大家細細品味。
作曲家 劉學軒 簡 介
出生於彰化的劉學軒先生,為目前活躍的台灣作曲家。代表作品有「三峽春曉」、「黃昏」---等以七幅畫為標題所創作之「李梅樹之畫」管弦組曲及「三峽祖師廟的石獅」。2000年二月應台北市立國樂團之邀,為國際民族器樂大賽二胡決賽創作指定曲「二胡協奏曲」;八月受教育部實驗國樂團之邀,為該團歐洲巡迴演出創作以台灣原住民生活歌謠為素材的「鄒族之歌」。十二月在「跨世紀音樂會---國樂嘉年華」中,受邀創作「祝願」,由莊奴先生作詞,近三百人參與演出。 1999年4月參與編曲的「紅田嬰」、「火金姑 」台灣兒歌專輯,榮獲第十屆金曲獎非流行音樂類最佳演唱及最佳兒童唱片獎。曾受紙風車劇團之邀,參與為宜蘭縣綠色博覽會暨除夕晚會創作「蘭陽歷史舞劇」,及為「二○○一台北燈節」之主燈配樂。 新世紀的邀約有台北市立國樂團「雅美族之歌」,實驗國樂團「噶瑪蘭-幻想序曲」與「虎姑婆」音樂劇。並應邀擔任「二○○一全國運動會」音樂總監及參與「台北環境劇場」音樂規劃。 劉學軒多變的音樂學習背景,歷經梆笛、打擊樂器、作曲,受到傳統音樂與西洋音樂的完整教育,同時吸納來自不同思考邏輯的樂種,創作出兼具傳統素材與西洋技巧的樂風,並呈現個人獨特語言的音樂。
2.狀元調(D笛) 歌仔戲曲牌ˉ顧冠仁編曲
流浪藝人行乞時,總會唱一些吉祥的歌,以謝謝賞錢的人,「狀元調」即是其中之一,是祝福人們或其後代高中狀元之意,後來被吸收於歌仔戲中使用。本曲以其曲調改編為笛子主奏的樂曲,活潑而悠揚。
演奏心得
本曲有超多Mi Sol相連的音,而全按音當Sol的指法,是無法演奏Mi和 Sol之間的滑音的,在表現台灣鄉土韻味上有點不足,故在第六個音孔左邊多挖了一個音孔給左手拇指按,這個音就是Sol(與全按音相同),如此Mi和Sol便可上下相互滑音了。
3.蘭陽春暖(C笛) 白台生作曲ˉ陳中申配器
本曲是依照宜蘭蘭陽平原民歌之特色而創作之樂曲。其中融合了本省「五工工」、「乞丐調」二種唱腔,道出農村純樸、平和的民風。 「五工工」是台灣民間音樂所用的譜-「工尺譜」中的音符名稱,翻成「五線譜」就是La Mi Mi,這首民歌,每句都是用La Mi Mi(唱成五工工)來結束,很有特色,所以曲名就叫「五工工」。在本曲第一段的前奏及間奏中也可找到「五工工」的蹤跡。
演奏心得
本曲第一段以全按音當La演奏,有利於滑音演奏,尤其Do到Re的上滑音很有特點。不過在轉到Re指法後,同樣的旋律,但卻無法奏出Do到Re這個很具特色的上滑音,而使得風格不統一。為了解決此問題,我也如「狀元調」一樣多挖了一個音孔Re(與全按音相同),如此便可由Do上滑音到Re了,也使得全曲風格統一。
4.望春風(大G笛、D笛) 鄧雨賢作曲
早川正昭編曲 這首作品寫於民國二十二年,由精通中國古典文學的填詞家李臨秋與當時正開始從事作曲的鄧雨賢合寫,並由當時第一屆女歌星純純演唱,轟動一時。 詞曲的意境清新幽遠,韻味十足,將女孩子思春期的心理,作了極貼切入微的描寫。這首樂曲被多次改唱與改編;然而,以笛和巴洛克式的樂風呈現,則又添增了另一種溫婉雅緻的含蓄之美;在優美中帶著輕快,似乎與歌詞所描述的少女情懷,互相呼應。 原編制為西洋弦樂團加大鍵琴,現改為中國彈撥樂器加大提琴及鋼琴。
演奏心得
第一段含蓄羞澀而有點惆悵的少女情懷,以大G笛低沉音色來表現;第二段充滿期待和希望,改以D笛輕快、跳躍的方式演奏。
5.秀才騎馬弄弄來(D笛) 施福珍作曲ˉ陳揚編曲ˉ陳中申配器
本曲是台灣中部地區極為流行的童謠,歌詞、曲調極為有趣,經過陳揚改編,更顯生動。原編制是笛子、板胡與合成器,現由陳中申改編為國樂伴奏。 原歌詞為:秀才秀才騎馬弄弄來,在馬上,摔下來,摔一下真厲害,牙齒痛,糊下顎,眼睛痛,糊眉毛,肚子痛,糊肚臍,嘿!真厲害。
演奏心得
第一段含蓄羞澀而有點惆悵的少女情懷,以大G笛低沉音色來表現;第二段充滿期待和希望,改以D笛輕快、跳躍的方式演奏。
6.西窗話舊(D笛、大A笛、A笛) 陳揚作曲ˉ陳中申 編曲
他鄉遇故知,聊起往日的種種,直到夜已深深。笛子和中胡分別扮演著兩位老友的角色,鋼琴和大提琴則是那窗外的風聲。
演奏心得
本曲曾被當做連續劇主題曲而廣為人知,是很受喜愛的一首感性小品。多年來常有吹笛同好向我索譜,可惜陳揚先生當年錄音時是以即興方式演奏,並無留下鋼琴及Midi的譜。本次決心將它樂譜化,鋼琴部分請鄭曉玫小姐幫忙,我再編上中胡及大提琴,成為可在舞台上展現的一首小品,並於本次音樂會上首演。
7.青竹青(大G笛) 葛瀚聰作曲
中國人向來把竹視為「高風亮節、虛懷若谷」的代表,竹又是製笛的材料。青竹青青,搖曳生姿,引人遐思。
演奏心得
本曲為葛瀚聰為已故笛子名家白台生而作,是台灣第一首大笛獨奏曲,已很精確的掌握了大笛的特性---低沉飽滿的音色、幅度寬廣的力度變化(含以氣沖吹出突強效果),在第一段自由板中有很好的發揮;第二段的快板則是反應較不靈敏的大笛較難演奏的。
8.文雅的幻想(大G、E笛) 賴孫德芳作曲
賴孫德芳女士是台灣早期少數幾位受過科班教育的作曲家,其創作以進行曲及宗教歌曲知名。本曲是作曲家收到一份珍貴的禮物--蔣夫人(蔣宋美齡)致贈的四個瓷器盤子,上有其親繪的梅、蘭、竹、菊之畫。因而引發她創作的靈感。她以一個畫家從構思到完成,從參加展覽到得到評審青睞的喜悅,創作了本曲。 全曲分成四段:(一)構思(二)畫(三)評審的祝福(四)喜悅
演奏心得
我一向很喜歡演奏不同作曲家的作品,因為可以因其豐富想像力及特殊創作風格,而開拓我演奏的技巧及領域。本曲與一般國樂的笛子曲不同,另有一股清新氣息及特有的韻味。
作曲家 賴孫德芳 簡介
抗戰時期畢業於金陵女子文理學院音樂系。 年輕時喜愛唱歌,後因喉病而轉入作曲。放棄歌唱的悲傷加深他創作的發揮,他進入正統及神秘的作曲境界。在實際參與社會生活中,內心深感真正自由及智慧探討的處境而自然而然的形成他的人生哲學,使得他的音樂創作與精神感受不可分離。在其合唱的聲音或器樂組合的室內樂中、在舞曲及進行曲中,每曲均可謂是「精神之祝賀」。 她常說:「在五線譜上作曲就像種豆芽菜」。如今八十歲知福惜福、知老惜老的她,深深感謝貼心的後輩,演出「文雅的幻想」,使之長存於歷史的傳承中。 其代表作有:軍樂曲/藍天進行曲、國光進行曲、海上進行曲、鋼鐵軍進行曲、巡邏、人生之路、光與熱、哀樂、勝利路....等;「天來知音」歌曲集;「音樂的沉思」作品集;「無言詩集」。
9.丟丟銅仔(D笛) 宜蘭民歌ˉ鄭正華編曲
本曲描寫坐火車穿過山洞的情形,其中有對交通便利的稱頌,也有遊子返鄉的喜悅。
演奏心得
曲中有多處以笛子吹出火車「嗚嗚-」的汽笛聲,為了更形象化,我除了笛聲外,並加上口唱,兩音和聲更為逼真,至於唱什麼音,不一定每次都唱一樣,不過最好不要和笛子同音,效果較佳。結尾時,火車進站越來越慢,到停下來時,我再加上「去----」長音,這是以前蒸汽火車停車時才會有的聲音。
10.遙念(C笛) 台灣泰雅族民歌ˉ顧冠仁編曲
幾瓶小米酒,一雙手,一顆安然的心,再加上台灣原住民天生開闊的嗓音,便從嘴角滑出。這首來自泰雅族的"遙念",同樣有自然的風貌,加上笛子清脆,更是傳達了曲中思家、思鄉、思人的心情。
演奏心得
我感覺這是一首情歌,內有溫婉甜美的情語,有思念的哀傷及患得患失的激情、惆悵。隨著音符的上下跌宕,盡情的揮灑吧。
11.茶林山歌(A笛) 台灣客家山歌ˉ鄭榮興編曲
本曲為快慢快三段體曲式,快板輕快活潑,慢板則表情豐富,梆笛最後並有一段自由的叫聲。 唱山歌是客家人生活中最重要的調劑,無論在荒山原野或田園茶山,人人都喜歡將眼見心感之事,即興唱出,表達感情。
演奏心得
本曲慢板以全按音當Mi演奏,在音準上是較難的,但也因此可奏出有特色的滑音。
12.螢火蟲之舞(G笛) 張弘毅作曲ˉ陳中申改編
夏夜的螢光,是故鄉甜美的回憶。飯後的庭院,叔公嬸婆們搖著扇子、泡壺清茶,天南地北的開講起來。小鬼頭們也坐著小板凳,一知半解的聽著大人們的吹牛膨風,聽不下去了,就到樹叢裡、草堆中抓起螢火蟲,累了又把它們放掉,躺在長板凳上數星星,數著數著……就睡著了。 樂曲以跳躍的節奏及音符,表現螢火蟲一閃一閃的亮光,東飛西躲、忽明忽暗的情趣。結尾以#A同音不斷反覆並逐漸減弱,有如睡眼逐漸合上時,螢光也逐漸遠去。
演奏心得
本曲除了節奏切分外,音階的自由大膽也是一般笛曲少見的,但並不是無調性音樂,也不是散板沒拍子,是一首有旋律,而律動性又相當強的曲子。我用了花舌,來模擬一閃一閃的亮光。
作曲家ˉ張弘毅ˉ簡介
張弘毅先生祖籍山東,台灣高雄市人。喜愛音樂,師事翟黑山、李奎然、黃明正諸位先生學習理論作曲及編曲。 1982年自美國波士頓柏克萊音樂學院(Berklee College Of Music-Boston MA)畢業歸國,即參加國內各種類型之音樂創作至今,曾多次獲得金馬、金曲、金鐘、金鼎、亞太影展等各項獎勵。 現為自由作曲家,豐采音樂公司負責人,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系兼任講師。
作品代表:
舞 劇:玄機(游好彥)白蛇傳(吳佩倩)
歌 舞 劇:大鼻子情聖西哈諾(果陀劇場)一切為電影(亞太影展)
專輯唱片:黃就是黃(騰格爾)在倫敦星空下(Sony Classic,倫敦交響樂團)
電 影:玉卿嫂(張毅)國四英雄傳(麥大傑)三個女人的故事(關錦鵬)尼羅河女兒(侯孝賢)老科最後一個秋天(李祐寧)美麗在唱歌(林正盛)
主 題 曲:玫瑰人生(許景淳)從來不肯對你說(趙詠華)好久(張學友)
專 案:‧千秋大愛(民國80年國慶閱兵)
‧春天的歌(農委會)
‧國際艾美獎為公共電視改編中國名曲「夜來香」
‧多媒體創作音樂「中國時報40週年」
‧中國文化復興委員會及富邦基金會,為提昇國內通俗音樂之水平,委託創作及改編多首流行名曲,於1993年「流行金曲交響夜」演出
‧1998年底公共電視跨年音樂晚會及現場樂團指揮
‧1999年台北燈節-春之邀約活動中創造「凱達格蘭大道的故事」,在總統府前廣場的多媒體創作音樂會及現場樂團指揮
‧「88年台灣區中等學校運動會」大會主題曲及開幕表演音樂之作曲與製作
‧公共電視台成立一週年特別專輯,音樂創作、現場樂團指揮
‧琉璃工房「無相無無相」美國包爾藝術博物館展覽之音樂多媒體製作(在紐約展出)
‧3D動畫卡通「恐龍運動短篇」系列之音樂製作(東森幼幼台)
演 奏 者 介 紹
笛子獨奏/陳中申ˉ簡介
1985年南非Argus報評其「明亮的台風及精湛的技巧,已有James Galway(西洋長笛大師)的風範」。1993年美國的The Times評其「精彩的演出,值得全場觀眾的起立喝彩。」1997年德國的Der Tages Spiegei(每日鏡報)評其「超群的技巧亦使他在歐洲能證明他竹笛大師的地位」。
1956年生,早年從大陸各名家的錄音帶模仿學習,後隨陳澄雄教授吹奏西洋長笛,在基本功上紮下深厚基礎。畢業於東吳大學音樂系作曲組,師從賴德和、馬水龍、盧炎教授。課餘喜好民間戲曲,如京劇、歌仔戲、京韻大鼓及民謠小調等,常將聲腔的行韻轉折,用於笛子的吹奏上,形成其聲情並茂的演奏風格。 因受西洋長笛、西洋作曲訓綀的影響,創作的「前進曲」、「搏浪」及「抒懷」等曲,運用了分解和弦、長段雙吐、連續顫音等長笛技巧,而以大跳音程,造成兩部旋律同時進行,更是笛子曲中首見。其從小在臺灣民間戲曲聲中長大的背景,也使他創作了一些具臺灣特色的作品「在那片草原上」、「躍馬長城」、「草螟弄雞公」及「扮仙」等。 1979年崛起於臺視五燈獎五度五關,由其演奏的「笛篇」唱片(陳揚作曲)獲金鼎獎最佳演奏獎;由其首演並兩度錄製唱片的「梆笛協奏曲」(馬水龍作曲,入選二十世紀華人經典作品),曾分別與美、俄、英、日、加拿大、南非及臺灣各交響樂團合作演出數十場,提高了竹笛的國際地位。 也曾應邀赴中國、香港及新加坡擔任笛子獨奏或協奏演出。 由其委託創作及首演的笛簫作品有「嬉遊曲」(蕭唯忱作曲)、「鳳凰語」(許德舉作曲)、「竹思曲」(盧炎作曲)、「梆笛協奏曲」(馬水龍作曲)、「序奏與快板」(黃偟作曲);笛篇唱片中「笛的隨想」等九曲(陳揚作曲編曲)、「情詩」(陳百忠作曲)、「笛韻」(張己任作曲)、「鹿谷山上採茶忙」(黃石作曲)、「狀元調」(顧冠仁編曲)、「山伯英台」(瞿春泉編曲)、「黛玉焚稿」(瞿春泉編曲)、「黃土高坡」(瞿春泉)、「蕭中簫」(簫獨奏、蕭泰然作曲)、「城南舊事」(張弘毅作曲)、「廟慶」(張弘毅作曲)、竹笛與巴洛克的相思CD中的「望你早歸」等八曲(早川正昭編曲)、「日月潭」(朱曉谷作曲)、「關山月」(陳大偉編曲)、「隨想曲」(簫獨奏、馬水龍作曲)、「人間簫聲」(簫獨奏、陳百忠作曲)……等數十首,是臺灣最具代表性的笛子演奏家。 1992年擔任臺北市立國樂團指揮至今,更訓綀他全面性的觀照音樂,兼顧理性的結構及感性的激情,使其笛子的演奏超越流派限制,自成一格。
鋼琴伴奏/游翠鈴ˉ簡介
自幼學習鋼琴,先後畢業於光仁小學、南門國中音樂班,師事連美瓊、蔣蕙民、李潔、陳淑芬老師。
1986~1990年就讀國立藝術專科學校,求學期間,獲選參加「藝間音樂集」的獨奏與「室內樂之夜」的三重奏演出,皆於國家演奏廳表演,師事吳季札、胡小萍等老師。後插班國立藝術學院,1995年獲選由國立中正文化中心所舉辦之「校園菁英」選拔,師事徐頌仁教授,畢業後留校擔任助教。 1996年考上國立藝術學院第一屆演奏組碩士班,在徐頌仁教授的指導下,於1999年2月取得國立藝術學鋼琴演奏碩士學位。求學期間對室內樂與聲樂伴奏均有廣泛涉獵,並隨德籍教授Raimund See修習樂伴奏。 自1997年為聲樂家劉塞雲教授擔任多場音樂會之伴奏。 1999年11月受市立國樂團之邀於新舞臺演出梁銘越的古琴與鋼琴協奏曲《秋月》。 2000年與女高音姜敏君赴新加坡演出,並錄製CD。 現任教於華岡藝校,基隆成功國中、國小,中興國中花蓮明義國小等音樂班。
樂團伴奏人員名單
琵ˉ琶:王世榮 揚ˉ琴:謝從馨(兼打擊) 古ˉ箏:謝孟儒(兼阮咸) 二ˉ胡:王明華(兼板胡) 中ˉ胡:鄭曉玫 大提琴:崔曉雯 ˉ 笙ˉ:任燕平 打ˉ擊:林雅雪(兼揚琴) 鋼ˉ琴:游翠鈴
Comenta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