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emilie670

1999 中國竹笛經典名曲 樂曲解說及演出者介紹

樂 曲 解 說

1. 萬年紅 二人台音樂.馮子存編曲

根據二人台曲牌《萬年歡》改編,曲調明快流暢,讚美社會欣欣向榮、萬紫千紅的新氣象。 本曲分兩段。第一段優美、明快。第二段是第一段的變奏,情緒更為歡快。


2. 油田的早晨 王鐵錘作曲

以優美的旋律、感人的氣勢,熱情調軟了石油工人為國家尋找石油不畏艱難困苦的忘我工作 精神。 [一]以優美的旋律描寫油田的早晨,繼而一隊隊石油工人迎著初升的太陽走向井場。[二]以快速、跳躍的節奏和抒情歌唱的旋律,描繪鑽機隆隆,石油工人緊張、愉快的勞動惰景。[三]以歡快高昂的音調,歡慶油田勝利建成。


3. 秦川抒懷 馬 迪作曲

以陝北地方戲曲音樂烏素材創作,激揚豪放抒發對欣欣向榮的秦川由衷地讚美之惰。本曲1989年4月獲大陸「全國民族樂器電視大獎賽」優秀作品獎。 [引子]面對鳥語花香錦繡秦川的激動心惰。[一]慢板,為戲曲韻味濃郁的贊歌。開始弱奏,然後不斷起伏,加大力度對比。[二]快板,熱情奔放,強調力度對比,盡情抒發、強弱變化鮮明。[三]舒展壯闊,顯示秦川人民對更美好未來的熱切追求。 秦川泛指今陝西、甘肅秦嶺以北的平川地帶。作者為模仿板胡壓弦滑音的韻味,創造性的運用揉音等技巧,使樂曲風格獨特,倍添情趣。揉音多用在降Si(b7)音上,要領是:左手食指與中指(按半孔)同時像弦樂揉弦那樣來回揉滾指頭。


4. 梅花三弄 古琴曲.晉朝桓伊作曲

本曲又名「青豁三弄」傳為東晉大將軍桓伊所作,故事如下: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兒子王徽之與桓伊聞名而未識,某日巧遇青谿岸邊,因素神往其吹笛之技,乃不顧素昧平生,派人請曰:聞君善吹笛,試為我一奏。口氣似不相信,貴為大將軍的桓伊對王家書法亦頗欣賞,故並不介意,拿出歷史有名的「柯亭笛」,坐在胡床上為玉徽之奏三支調子,吹完後不聲不響乘車而去,賓主之間,始終未曾對話,只沈浸於藝術境界,傳為千古美談。這三支調子即為本曲,唐代顏師古將之改為古琴曲,全曲分十段,因笛譜早已散失,故此譜乃由古琴譜再改編而成。全曲分五段[一]溪山夜月。[二]一弄叫月,聲入太霞。[三]二弄穿雲,聲入雲中。[四]三弄橫江,隔江長嘆。[五]尾聲。


5. 姑蘇行 江先渭作曲

主題選自崑曲音調,具有濃厚的江南風昧。樂曲優美典雅,表現歷史古城蘇州(古稱姑蘇)的秀麗風光和人們遊覽時的愉悅心惰。作於1962年。 [一]寧靜的引子,似一幅晨霧依稀、樓台亭閣隱現的誘人畫面。[二]抒情優雅的行板,表現人們觀賞精巧秀麗的蘇州園林時,美不勝收的愉悅心情。[三]起伏的小快板,描寫遊人嬉戲情溢於外的激動心情。[四]第二段的減縮再現,寫遊人沉醉於美景之中,流連忘返,今人回味無窮。   本曲優美舒暢,給人以古色古香、典雅愉悅的美感,其旋律如清泉般從人們心田悠悠而過,具有沁人心脾的藝術魅力。運用疊音、打音、贈音、顫音等,使音樂抑揚頓挫,體現崑曲的藝術美。   目前一般流行的版本較短,第一段引子刪掉一段,沒吹幾個音就進入高潮,少了氣氛蘊釀,第二段行板也刪了一段,也少了逐次加在的美感,第三段沒有反覆,全曲有點到即止的感覺,似有違作曲者所要的優雅從容、悠然自得的要求,缺少今人咀嚼回味的餘韻。本演出以忠於原作精神演出原版本,在裝飾音上也加重疊音(如前三小節第一個音),更突出江南風格。


6. 三五七 浙江婺劇曲牌.趙松庭編曲

原為浙江婺劇曲牌,根據婺劇唱詞三、五、七的字句結構特點命名。改編後,樂曲熱烈粗獷,旋律流暢華麗,具有較濃的鄉土氣息。


7. 牧民新歌 簡廣易、王志偉作曲

以內蒙古民歌音調為素材創作,草原氣息濃郁,展現出迷人的草原景色和牧民富有詩意的放牧生活畫卷。作於1966年。   樂曲為四部曲式結構。自由抒展的引子展現出一望無跟的大草原碧草如茵、天高雲淡的畫面,中間短暫的離調增添了蓬勃激越之情,尤為動人。優美抒情的慢板,似牧民悠然騎在緩行的馬上,時而明朗甜美,時而低迴內在,時而又激動熱情地歌唱生活、讚美家鄉。小快板,以跳躍的吐音描繪牧民策馬馳騁時蹄聲嗒答的歡樂情景。由主題音調拉寬的知歌段,似牧民身騎飛馳的駿馬自豪高歌,繼而音樂在高音區轉宮調式,色彩明亮新穎,將激越之情推向新高潮。最後一段,情緒更為熱烈,形成了萬馬奮蹄、嘶鳴聲聲的歡騰氣氛。


8. 帕米爾的春天 吐爾遜作曲.李大同編曲

根據吐爾遜作曲的獨唱歌曲《美麗的塔什庫爾干》改編。樂曲摹畫了帕米爾高原壯麗多姿的風光,表達了塔吉克人民純樸豪放的性格和幸福、喜悅之情。   短小的引句之後,笛子奏出了明朗歡快的主題,它優美豪放,以和聲小調與增二度音程接小二度#543為特徵的調式相融匯,甚富帕米爾色彩。樂隊歡騰跳蕩的間奏之後,是跳躍的快板,笛子密集的吐音與顫音相結合奏出了熱情而富於朝氣的旋律, #ibi#5以及節拍重音的臨時改變很有特點。按著是一段如歌般的旋律,它流暢舒展,似迴盪於藍天自雲、冰山雲嶺問的春天的贊歌。最後一段,樂曲再現了開頭的主題,而後在歡騰熱烈的高潮中結束。


9. 鷓鴣飛 湖南民間樂曲.陸春齡編曲

湖南民間樂曲。曲譜最早見於《中國雅樂集》(嚴箇凡編,1926年版),之後以絲竹樂合奏、簫獨奏等多種演奏形式在江南一帶流傳。50年代改編為笛曲。樂曲旋律舒展、流暢、優美、典雅,表達了人民對自由、幸福生活的嚮往。   本曲改編以民間流傳的《鷓鴣飛》花板(原板的放慢加在)為依據。開頭是花板第一小節的散板化處理,鮮明地展現出鷓鴣翔翔天際的藝術形象。慢板是花板的再次放慢加在,悠揚抒情,借描繪鷓鴣忽高忽低、時遠時近、若穩若現縱情展翅的栩栩姿態,傳人民渴望、嚮往之神。快板是快速的花板,旋律流暢活躍,最後寫鷓鴣向著天邊扶搖而去,意境深遠。演奏時,要熟練地控制和運用氣息,發揮曲笛醇厚圓潤、悠長委婉之長,使富於層次變化和強弱對比。充分發揮想像力。


10. 歡樂的節日 雲南彝族舞蹈音樂﹒張寶慶編曲

採用彝族阿細舞蹈音樂為素材創作,描寫雲南阿細青年男女在節日裡的歡樂情景,以及他們對美好生活的熱愛。作於1965年左右。   優美抒情的引子,自由舒展,輕柔的帶有滑音的分解和弦式音調,描繪出山山寨寨的朦朧景色。中板的二拍子與三拍子混含的主題旋律,歡暢跳動,寫出了節日裡人們愉悅的心緒,這一樂思又在屬調上展開,印象更深。按著,熱情奔放的快板出現了,二拍與三拍混合的節拍,表現青年們熱情歌舞的場面。中間是一個轉入筒音作La(6)的對比段,3/8的節拍,G宮轉G商的調式轉換,十分優美抒情,似歌舞小憩中,情侶們在杯中竊竊私語傾吐心曲的情景。最後一段,音樂 呈現出更為熱情奔放的舞蹈形象,顫音、花舌、滑音、吐音等技法的運用,把音樂推向高潮,在熾烈地狂歡場面中結束。   二拍子與三拍子的混合運用和分解和弦式旋律是本曲的突出特點,節拍重音鮮明。演奏風格上運用了較多的南方吹奏手法,如花音、疊音等,但也加入北方歷音滑音等技巧,要注意掌握。

11. 水鄉船歌 蔣國基作曲.浙江歌舞團集體修改

又名《蠶鄉船歌》,吸收浙江民歌《柳元郎》音樂素材創作,描繪江南水鄉蓬勃興旺的春日景象和特有的風土人情。 [引子]遼闊舒展的散板旋律,揮洒自如地勾勒出一幅江南水鄉春光明媚、碧波鄰鄰的畫面。[一]秀美悠揚的旋律娓娓動聽,彷彿置身於青山綠水間,銀茧滿艙的船隊悠悠而來。清澈圓潤的笛音,猶如洋溢著喜悅之情的山歌,充滿生機和活力。[二]對比性小快板,樂思在高四度的F調笛上展開。一串串富有彈性的音鏈熱烈歡快,把水鄉繁忙興旺景象烘托得活靈活現。[三]第一段主題的再現船隊在波光蕩漾的水面上漸漸遠去,遠去…….

12. 百鳥引 安徽民間音樂.尹明山編曲

原名《百鳥音》,是一首哨吶名曲,以安徽民間音樂改編而成。50年代初,由安徽民間盲藝人尹明山(已故),將此曲移植於笛子。他以高超的演奏手法,特殊的技巧,使此曲富有獨特的民族民間風格,生動地展現了春光明媚,百鳥爭鳴的豐富意境。 [引子]寫晨曦四射風景如畫的森林早晨。悠長的旋律中滲入幾聲清脆的鳥鳴,顯得林間更為幽靜。[一]中板。美妙動聽的旋律起伏跳動,力度對比鮮明,彷彿是歌唱明媚的春光,深情而熱情。[二]在固定音型伴奏襯托下,組成了百鳥和鳴、姿彩紛呈的音晝。[三]快板。寫春意盎然的森林裡,群鳥歡舞。   本次演出版本是依據台灣早期的女王唱片公司出版的「百鳥引」由陳中申加以聽寫再配上伴奏。


13. 棗園青色 高明作曲

充盈著西北高原的鄉土風韻,抒發了對陝北山鄉的深切情意。   散板引子,猶如色彩絢麗的音畫,明媚如春。活潑的心快板,旋律歡快跳蕩,陝北山鄉春意盎然、生氣勃勃的景象,宛然如目。中段優美親切的旋律,如幽思懷念,似深情贊頌。通暢絢麗的華彩段,清若流水、勢如奔騰,最後推出了陝北民歌《東方紅》的音調,揭示出作品深刻的內涵。第三段熱烈歡快的快板,再現了第一段的主題,樂曲在跳躍的氣氛中又增添了滾滾向前的氣勢。


14.沙 場 陳大可作曲

本曲原名是「小八路勇闖封鎖線」,以東北 '' 二人轉 '' 為素材編寫而成,描寫抗戰期間,八路軍(共產黨組成)的小英雄(小八路)騎馬傳送一份緊急情報,冒著炮火通過日軍封鎖線的英勇情節。基於曲名之時代背景及政治因素太強烈,大陸名笛家俞遜發來台演奏時改名「沙場」。   引子是戰場的概述。第一段是英勇矯健的小八路主題,吸收東北蹦蹦音樂素材創而成。第二段以雙吐描寫躍馬衝刺通過敵人封鎖線的情景。第三段自由板,描寫負傷墜馬的悲壯及堅毅。第四段慢板是自由板的擴充,有激昂又如歌的旋律。第五段描寫小八路重上戰馬,演 奏易強調氣勢。    本樂曲解說引自曲廣義、樹蓬編訂的「笛子教學曲精選」 (人民音樂出版社,1994年出版)



演 出 者 介 紹

陳中申

1956年生,早年從大陸各名家的錄音帶模仿學習,後隨陳澄雄教授吹奏西洋長笛,在基本功上紮下深厚基礎。畢業於東吳大學音樂系作曲組,師從賴德和、馬水龍、盧炎教授。課餘喜好民間戲曲,如京劇、歌仔戲、京韻大鼓及民謠小調等,常將聲腔的行韻轉折,用於笛子的吹奏上,形成其聲情並茂的演奏風格。   因受西洋長笛、西洋作曲訓綀的影響,創作的「前進曲」、「搏浪」及「抒懷」等曲,運用了分解和弦、長段雙吐、連續顫音等長笛技巧,而以大跳音程,造成兩部旋律同時進行,更是笛子曲中首見。其從小在臺灣民間戲曲聲中長大的背景,也使他創作了一些具臺灣特色的作品「在那片草原上」、「躍馬長城」、「草螟弄雞公」及「扮仙」等。 1979年崛起於臺視五燈獎五度五關,由其演奏的「笛篇」唱片(陳揚作曲)獲金鼎獎最佳演奏獎;由其首演並兩度錄製唱片的「梆笛協奏曲」(馬水龍作曲,入選二十世紀華人經典作品),曾分別與美、俄、英、日、加拿大、南非及臺灣各交響樂團合作演出數十場,提高了竹笛的國際地位。 由其委託創作及首演的笛簫作品有「嬉遊曲」(蕭唯忱作曲)、「鳳凰語」(許德舉作曲)、「竹思曲」(盧炎作曲)、「梆笛協奏曲」(馬水龍作曲)、「序奏與快板」(黃偟作曲);笛篇唱片中「笛的隨想」等九曲(陳揚作曲編曲)、「情詩」(陳百忠作曲)、「笛韻」(張己任作曲)、「鹿谷山上採茶忙」(黃石作曲)、「狀元調」(顧冠仁編曲)、「山伯英台」(瞿春泉編曲)、「黛玉焚稿」(瞿春泉編曲)、「黃土情」(瞿春泉)、「蕭中簫」(簫獨奏、蕭泰然作曲)、「城南舊事」、「廟慶」、「螢火蟲之舞」(張弘毅作曲)、竹笛與巴洛克的相思CD中的「望你早歸」等八曲(早川正昭編曲)、「日月潭」(朱曉谷作曲)、「關山月」(陳大偉編曲)、「隨想曲」(簫獨奏、馬水龍作曲)、「人間簫聲」(簫獨奏、陳百忠作曲)、「山林之夏」(劉學軒作曲)……等數十首,是臺灣最具代表性的笛子演奏家。 1992年擔任臺北市立國樂團指揮至今,更訓練他全面性的觀照音樂,兼顧理性的結構及感性的激情,使其笛子的演奏超越流派限制,自成一格。 1985年南非Argus報評其「明亮的台風及精湛的技巧,已有James Galway(西洋長笛大師)的風範」。1993年美國的The Times評其「精彩的演出,值得全場觀眾的起立喝彩」。 1997年德國的Der Tages Spiegei(每日鏡報)評其「超群的技巧亦使他在歐 洲能證明他竹笛大師的地位」。


台北絲竹室內樂團簡介

▲ 民國七十七年十二月,由笛子演奏家陳中申,召集國內年輕一輩獨奏家及優秀學生組合而成。 ▲ 樂團的風格乃承繼傳統的絲竹合奏精神,借助西洋室內樂重奏形式,展現中國音樂精緻細微的韻味風貌。並探索各種樂器組合的可能性,於大樂團合奏之外另闢途徑,以發展現代的中國絲竹樂。近年來更致力開拓台灣風格的絲竹樂,頗受肯定。 ▲ 成立至今重要演出如下: ▲ 民國七十八年七月,於國家音樂廳舉行創團首演後,巡迴彰化、台中、嘉義及高雄演出。 ▲ 民國七十八年八月至十月 ,奉教育部選派,與台北民族舞團聯袂赴歐、非九國演出四十餘場,並參加南非羅得堡國際才藝大賽,榮獲「民俗樂團」及「室內樂」雙料冠軍,團員個人部份,也得到三個獨奏項目第一名。 ▲ 民國七十九年三月 ,參加台北市「傳統藝術季」,演出「絲竹競奏古今調」。 ▲ 民國七十九年五月 ,參加 「台北市慶祝總統、副總統就職音樂會音樂會」 ,實況於隔天下午的中視轉播。 ▲ 民國七十九年八月 ,應國際音樂教育學會邀請,赴芬蘭赫爾新基參加第十九屆國際會議,共演出四場 ,當地報紙樂評譽為「來自遠東的精緻音樂」。 ▲ 民國七十九年十月 ,於國家音樂廳廣場演出中秋節 「賞月 、賞樂」 露天音樂會。 ▲ 民國七十九年十月,參加國家文藝季藝術團體巡迴表演,於台北、基隆、宜蘭、彰化、台中及澎湖等地演出「絲竹重奏鄉土調」 ,首創「台灣絲竹」音樂會。 ▲ 民國八十年一片及二月 ,參加國家音樂廳「兒童國樂巡禮」音樂會,負責製作吹管篇及彈撥篇,演出四場,因反應熱烈.,三月再於社教館加演一場。 ▲ 民國八十年三月,參與輔導「台南市民族音樂研習營」,並於台南市立文化中心演出一場「現代絲竹之夜」音樂會。 ▲ 民國八十年七月 ,再獲教育部選派,與台北民族舞團赴歐、非十六國演出五十餘場,並參加南非羅得堡國際才藝大賽,再度榮獲「民俗樂團」組冠軍。 ▲ 民國八十年八月,錄製 「絲瓜與竹筍」 演奏專輯唱片及CD發行。 ▲ 民國八十年九月,於國家音樂廳演出 「絲竹的假日---台灣風情」 假日音樂會二場。 ▲ 民國八十年十月,奉文建選派,赴美國紐約中華新聞文化中心演出「細緻多彩的台灣絲竹樂」 音樂會六場。 ▲ 民國八十年十一月 ,應長榮航空公司邀請,赴維也納參力道航慶祝會表演。 ▲ 民國八十年十二月,再參加國家文藝季國樂系列巡迴,於新竹、桃園及苗栗各演出一場。 ▲ 民國八十年十二月,參加台北市基層文化活動系列演出,於松山、南港、大安、士林等區巡迴演出四場。 ▲ 民國八十一年一月 ,參加高雄市 「民族演藝季」 ,演出 「車鼓姑娘與有馬陣」 。 ▲ 民國八十一年四月 ,應邀赴愛沙尼亞參加 「東方音樂節」演出四場。 ▲ 民國八十一年五月 ,參加中華民國第五屆民族器樂協奏大賽示範演奏會(小組合奏)。 ▲ 民國八十一年五月 ,其附設團 「台北小絲竹」 (學生組成) 獲協奏大寮小組合奏第一名。 ▲ 民國八十一年十一月,專輯「絲瓜與竹筍」入選中華民國唱片金曲獎。 ▲ 民國八十一年十二月,第三度獲選參加國家文藝季,於新竹、桃圍、雲林及基隆演出「歌樂與絲竹」音樂會四場。 ▲ 民國八十二年六月興台北民族舞團赴以色列演出十餘場。 ▲ 民國八十七年十月於國家音樂廳演出「扮仙迎神慶光復」音樂會。 ▲ 近年來因成員都已進入各專業國樂團 ,活動較少。


團員名單

笙 : 任燕平

板胡、墜胡 : 張舒然

二 胡 : 王瀅絜

中 胡 : 曹秀如

革 胡 : 偕漢卿

揚 琴 : 呂冠儀

三弦、中阮 : 葉淑珍

古箏、打擊 : 謝孟儒



362 次查看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笛子藝術欣賞入門

一、笛子是一件流傳很廣的樂器 「誰家吹笛畫樓中,斷續聲隨斷續風,響遏行雲橫碧落,清和冷月到簾……」,這是唐朝詩人趙嘏所作的話《聞笛》,描寫笛聲的優美。梁武帝也有一首《詠笛):「柯享有奇竹,含情復抑揚,妙聲發玉指,龍音響鳳凰」,描寫中國音樂史上一把最有名的笛子「柯亭笛」的美妙...

コメント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