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手指功夫的心得分享
一.顫音(tr):
tr 是兩個音快速的來回交叉的一種奏法,也就是快速的一按一放的手指動作。一般人都只知道要練得快一點、密一點,卻忽略了在「音樂」上要注意的地方。茲提幾點供大家參考:
1. 起音和收音:
開始音和結束音都要在本音上,如 5 的 tr ,要從 5 起音, 也要收在 5 音上,如果收在 6 音上,聽起來本音 5 會模糊不穩定。
2. 「按」與「放」的時值:
兩音快速輪流出現時,人的耳朵會自動將其中較長的音當作主音,另一個較短的音當作裝飾音,在顫音中 ( 如 5 的 tr) ,按的音「 5 」是主音,必須比放的音「 6 」的時值要長些,才不會明明是 5 ,卻會讓人聽成 6 。但問題在於顫音的動作,是由「按」、「抬起」、「放下」三個動作組成,按的時候出現 5 音,抬起和放下則都會聽到 6 音,按比例來看, 6 音的時值會超過 5 音,因此 5 的 tr 常會讓人聽成 6 。這是一個矛盾之處,一直存在卻少有人注意,我是從參加合奏中第一次知道,當時陳澄雄指揮對著一個吹笛者說:這是 5 ,你為什麼吹 6 。吹笛者說:我是吹 5 啊!我就坐在他旁邊,的確,他是吹 5 的顫音,但為什麼耳朵卻聽到 6 呢?經過仔細的探討,發現是兩個原因造成,一是顫得不夠快;一是手指抬太高了。手指抬太高就造成 6 的時值更長,而使耳朵把 6 當成了主音。因此解決之道即是:降低手指顫動時的高度,依我的經驗,手指離笛子的高度最好不超過 1/2 公分,若能用 1/3 公分或更低當然更好。
3. 虛顫音與顫音:
顫音所顫的音比本音高,虛顫音所顫的音卻是比本音低,因此其按放的比例是正好相反的。我所聽過的大部分吹笛者常把虛顫音當成顫音吹,除了起音和收音不注意外,因為把按下去的音當作本音,而按下去的音是比本音低的 ( 大部分虛顫音是以按半孔顫比本音稍低一點點的音 ) ,因此聽到的反應就是,它的音準掉下去了。其實奏虛顫音時,放開的音才是主音,而且手指要抬高到一定的程度,音才會準。所以虛顫音在「奏法」而言,是完全不同於顫音的另一種技巧,必須特別訓練的。
4. 顫音練快的秘訣:
長期的實踐告訴我,不能將 tr 當成是一種「指法」 ( 兩個音的快速指法 ) 來練,而應把它當作是一種「奏法」,一個動作中出現兩個以上的音就稱作「奏法」。很多人練了一、二十年笛子,別的技巧都不錯了,就是顫音一直快不了,就是因為它一直以「指法」練習。若改用「奏法」對待,一定會有所改進。「奏法」是一個動作要奏出兩個音以上的演奏法,因此是要非常快速的動作才能完成,光靠手指的正常「指法」動作是做不到的。所謂「指法」動作就是,手指要放鬆、不可抬得太高。而「奏法」有時還要借助手指的衝力 ( 如剁音、歷音須由上往下瞬間用力 ) 、反彈力 ( 如漣音、打音在接觸笛子後要馬上反彈 ) ,放鬆的手指是沒有這些力量的,因此「奏法」的手指是要保持一定程度的緊張 ( 但不能僵硬 ) ,才能有彈性,才能快速移動。應用在顫音上我是這樣做的:手指成接近直線的形狀 ( 與指法要求自然彎曲不同 ) ,會稍感緊張,利用這種緊張感來顫動, ( 近似顫抖 ) ,有時甚至是以整個手掌的顫動來帶動手指,這種顫動手指都不會抬太高。剛開始會覺得雖然比較快,但不太能控制,通常是不規則的亂顫。沒錯!努力練習控制它,覺得酸了,休息一下繼續強迫它顫動,一段時間後,顫音的品質將會有所改善。不過,光求快還不夠,最終還是要練到可快可慢、隨心所欲,才算練成。
二 . 按半孔的技術:
笛子只有6個音孔,在筒音作2、3、6的指法中,一定會遇到須按半孔的音,而一些臨時的升降半音,連筒音作5的指法,也必須按半孔。但半孔的音常常是既按不準、音色又虛、音量也不夠,成了吹笛者煩惱的問題。半孔音色會不好,都是為了音準,因為要按到低半音,必須按掉超過2/3的孔,只用不到1/3的孔來發音,音色當然不好。因此為了維持音色、音量及音準都能達到要求,可用下列三法:
1. 不要把孔按到那麼多:
不要把孔按到那麼多,約1/2左右即可。那音會太高怎麼辦呢?可以用下面兩個降低音高的吹法來彌補。
2. 吹氣的速度變慢:
吹氣的速度變慢,可降低音高,吹氣時氣存口腔,氣的速度會變慢一些。
3. 吹氣的角度往下移:
吹氣的角度往下移,不只降低音高,還可使音色增厚(不要用將笛子往內轉的方法,因為它雖可使音高降低,但也會使音色變扁)。如從6吹到b6,以此法演奏,除了以上優點,還會增加它的圓滑度。
三 . 叉口指法的運用:
以前只知道筒音作 5 時, 4 的指法叫做叉口指法,笛子教本對此也不作任何解釋,頂多說這是民間的說法。我因為為了半音按半孔的問題,覺得西洋直笛也是在有限的按孔下,以配孔方式來吹奏變化音,笛子應該也可以,於是我試了各種配孔來吹半音,而發現其規律性。所有配孔其實都是利用多按幾孔來使音降低的,而叉口指法不也是如此嗎?吹 4 音時,因為 6 個孔全放太高,因此從本音孔的下一孔開始按,按一孔不夠低就再往下再多按一孔, 4 音一般的按法就是按第 4 和第 5 兩孔,有些笛子則還會太高,因此又再加按第 3 孔。所以叉口指法其實是一種使音降低的配孔指法。比如要吹 b3 ,可在按 3 音之後,再加按第 4 、第 3 、第 2 孔,即可得到 b3 音(仍會高一點點,稍用氣控制一下即可吹準), b2 也可類推。以叉口指法吹奏變化音,雖然指法會變得比較複雜,但其發音比按半孔較明朗、精確,不會像半孔發音及音高的游移模糊,因此可用叉口指法時,我盡量就不用半孔指法。但其音高通常都會偏高,快板快速過去影響不大,慢板時可用氣息控制及吹氣角度來協助音準的調整。叉口指法除了變化音的使用外,其實在虛顫音時也很好用,虛顫音是顫動比本音稍低的音,叉口指法也是利用按指使音降低,叉口指法還可以利用按指的多寡,隨著強弱表情奏出振幅不同的虛顫音,其音準也比按半孔相對穩定(因為叉口指法是按全孔),何樂不為!
Comentários